科研机构

  • 研发机构
  • 大学
  • 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

汽车科技研发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在2006年成立汽车科技研发中心,并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承办。多年来,一直透过技术研发,并与业界、大学和技术机构合作,把研发成果转化为商品,从而促进汽车科技的发展。本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已执行项目超过一百多个。主力研发方向包括绿色运输、智慧移动和智能系统。研发中心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于2012年11月1日成为生产力局的一部份。

了解更多
  • 汽车科技研发中心 0
  • 汽车科技研发中心 1
  • 汽车科技研发中心 2
  • 0
  • 1
  • 2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过应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应科院的主要科技研发领域可归纳于四个技术部门,包括:可信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讯技术、物联网感测与人工智能技术、集成电路及系统。而技术研发主要应用在六项重点范畴:智能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业化及智能制造、数码健康科技、专用集成电路及元宇宙。

了解更多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0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1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2
  • 0
  • 1
  • 2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是于1967年成立的法定机构,专业技术和知识涵盖多个不同范畴,致力透过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协助香港企业提升卓越生产力。生产力局是工业4.0和企业4.0的专家,领导香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专注科技研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械人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领域,加强工商界的业务绩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力和增强竞争力。

生产力局是香港工商企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方案,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提升生产力和业务效率、减省营运成本,令企业在本地和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生产力局致力为中小企和初创企业提供实时和适切的支持,应对瞬息万变的营商环境,陪伴它们走上创新和转型之路。

了解更多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0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1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2
  • 0
  • 1
  • 2

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

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LSCM)于 2006 年成立,获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拨款资助,并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恊办;旨在提供一站式应用研发及技术转移服务,巩固本地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加强业界与研发机构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合作,为业界和社会带来具意义和影响力的效益。

LSCM为业界提供技术研究项目、合约研究项目、业务配对、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商品化服务等,并透过技术转移将技术及相关知识推向市场,鼓励业界数码转型,协助业界提升效率,从而巩固香港作为首屈一指的物流与商贸枢纽之地位。

了解更多
  • 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 0
  • 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 1
  • 0
  • 1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

作为材料专家,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简称NAMI)拥有各项创新技术以支持及与业界合作进行先进材料的领先应用研究及技术转移,达至技术成果商品化。

NAMI于2006年成立,并由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指定为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的研发中心。NAMI专注于由市场主导的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研发工作,并致力促进技术商品化及再工业化,惠及业界及社会大众,并推动本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了解更多
  •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 0
  •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 1
  • 0
  • 1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成立于2006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并由香港理工大学承办。

多年来,中心透过旗下专业团队、实验室、业界伙伴及各机构合作,专注研究可持续发展、促进改善业界及扩大社会裨益,并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了解更多
  •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0
  •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1
  •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2
  • 0
  • 1
  • 2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在过去十年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研究及专业教育的创新枢纽。城大在现有研究范畴的内与外,致力扩阔知识领域,为全球的重大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城大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世界级研究团队,不但为教学课程带来丰富的专业经验,亦推动了知识和科技的发展。城大的世界级教学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多个大学级别的研究中心,让研究人员可持续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最近城大与全球知名学者及研究机构合作,设立了三间研究实力达世界级水平的InnoHK研究中心,促进健康工程、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发展。此外,城大以创新方法融合科学与艺术,创造新颖的展示方式。

了解更多
  • 香港城市大学 0
  • 香港城市大学 1
  • 香港城市大学 2
  • 0
  • 1
  • 2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矢志成为一所领先亚洲的硏究型博雅大学,致力进行世界领先的研究,拓展知识领域,应对全球挑战,造福社会。

追求卓越研究是浸大《策略发展计划2018-2028》的优先策略之一,大学不断加强其实力与优势,以开拓世界级研究,为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了解更多
  • 香港浸会大学 0
  • 香港浸会大学 1
  • 香港浸会大学 2
  • 0
  • 1
  • 2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成立于1963年,是一所具有全球视野的前瞻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使命是融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中西。中大师生来自世界各地。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与大学有联系,是香港唯一一所拥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和凡勃伦奖得主的大专院校。中大毕业生通过广泛的校友网络连接全球。中大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项目,并努力为所有学术人员提供开展咨询和与业界合作项目的空间。大学对最高研究标准的坚持为其赢得了令人羡慕的研究声誉。学校设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受中国科技部委托,开展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大学还拥有发表研究的出色记录,无论是在特定学科期刊,还是在更引人注目的出版物上,如《科学》、《自然》和《柳叶刀》。

了解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学 0
  • 香港中文大学 1
  • 香港中文大学 2
  • 0
  • 1
  • 2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有逾八十年的辉煌历史,跻身全球百强学府之列。凭借世界级的科研与教育,理大矢志要成为世界的顶尖大学。

理大致力培育慎思明辨、勇于探索求知、富于创见和能言善道的学生,让他们为世界带来正面影响。我们矢志培养明日的领袖,通过全人教育,让理大的毕业生具备专业才能;我们也为他们提供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使他们未来能在社区及业界独当一面。

了解更多
  • 香港理工大学 0
  • 香港理工大学 1
  • 香港理工大学 2
  • 0
  • 1
  • 2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https://www.hkust.edu.hk/)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准。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逾八成的科大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20研究评审工作」被评为「国际卓越」或「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于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22》中排行第三,而科大的毕业生在2021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23位,为亚洲院校前列。

了解更多
  • 香港科技大学 0
  • 香港科技大学 1
  • 0
  • 1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于一九一一年创校,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港大创校至今逾一世纪,一直致力于创造知识、拓展教育、贡献社会。今天的港大是一所以研究为主导的世界级综合大学,校内设有十所学院,以自由、自主精神为学,力倡学术多元化。港大学术研究成就卓越,多年来深受本地、国内以至国际机构的认可,包括在竞争激烈的「优配研究金」、「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及「主题研究计划」中占最多获批项目数量及最大份额的资助。港大与时并进,在研究和知识交流等方面不断创新,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同时汇聚各种领域的专家,涵盖课题广博,为不同行业带来裨益。港大亦积极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全球顶尖学府及科研机构携手合作;当中一百三十九位教授根据其学术文章获征引次数获评为全球最顶尖的百分之一科学家;获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衔的学者在本地院校中为数最多。

了解更多
  • 香港大学 0
  • 香港大学 1
  • 0
  • 1
  • Health@InnoHK
  • AIR@InnoHK

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获香港特区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计划的支持。中心利用前沿科学的力量,研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创新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

中心以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教授带领的香港科技大学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与伦敦大学学院和史丹福大学建立了跨院校的科研合作。

中心汇聚神经科学、干细胞生物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共同推动跨学科的尖端研究,目标是以科技突破和革新来造福全球社群。

了解更多
  • 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0
  • 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1
  • 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2
  • 0
  • 1
  • 2

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LSCCB) 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署Health@InnoHK 计划资助设立的研发中心。 LSCCB成立于2020年,由香港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北京大学三方合作参与。 LSCCB 旨在融合化学和生物医学,开发新的分子药物和诊断工具,用于治疗及分析以癌症为主的疾病。 LSCCB 目前聚合了 20 多名首席研究人员,从事 4 个主要研究项目,包括 (a) 合成化学; (b) 天然产物与中药的化学生物学; (c) 金属抗癌药物、诊断和治疗; 及 (d) 多组学和创新分析技术。

了解更多
  • 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0
  • 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1
  • 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2
  • 0
  • 1
  • 2

创新诊断科技中心

创新诊断科技中心顾名思义,旨在利用最前沿的分子诊断学技术,致力开发基于血液与其他体液中的无细胞核酸诊断,特别是产前检测和癌症相关的崭新诊断技术。这些研究领域将加速液体活检的应用,并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分子诊断中心。

了解更多
  • 创新诊断科技中心 0
  • 创新诊断科技中心 1
  • 创新诊断科技中心 2
  • 0
  • 1
  • 2

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

首个以亚洲为基地,领先国际的微生物新中心。

香港微生物菌群中心开发各项与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心以人类肠道菌群为重点,集中研发相关的微生物标记和精准医学治疗方案,为本港的制药,医疗健康和食品业开创新的发展领域。

了解更多
  • 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 0
  • 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 1
  • 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 2
  • 0
  • 1
  • 2

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

生物医学仪器在医疗界的角色或许鲜为人知,但其地位正日益提升并且起着关键作用。这重要的领域有助业界作出更准确的诊断、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及早预防疾病。当中的工作包括研发先进的医疗设备、致动器和传感器;号召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医疗人员扩大协作力量;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带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及应用,让广大社群受惠。

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的成立目的,是希望将先进生物医学仪器的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可以应用的医疗方案,造福香港以至全球人类。本中心旨在促进美国及香港的顶尖工程师、科学家和医疗人员携手合作,研发出新一代的微流控科技及低成本的仪器技术,同时会善用本港有利初创的营商环境,将科研成果商品化,创造出专为亚洲病患而设的生物医学仪器。

了解更多
  • 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 0
  • 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 1
  • 0
  • 1

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

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

应对新型传染病引发的公共卫生议题

传染病的出现对全球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均构成重大威胁,而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为了深入了解人类如何应对病毒和疾病。中心致力让香港成为精准医学人口策略的国际典范,针对新型传染病等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中心的一项重要计划,是采用由巴斯德研究所创建的全新技术平台,开发针对个人的「免疫记录卡」。有关数据将记录个人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用于评定第一线防御机制对抗新型病症的能力。研究将通过了解个人遗传基因、传染病史、体内的微生物群,以及生活方式和其他环境因素,形成个性化的患者管理策略,并改善未来公共健康计划的效益。


了解更多
  • 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 0
  • 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 1
  • 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 2
  • 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 3
  • 0
  • 1
  • 2
  • 3

病毒与疫苗研究中心

病毒与疫苗研究中心

开发主动防控传染病的应用方案

传染病爆发对医疗服务及公共卫生体系构成严重威胁和沉重负担,不仅令患者饱受疾病煎熬,亦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要有效地主动监察及控制疫情爆发,我们必须对在动物及人类中传播的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

病毒与疫苗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为了建立有关方面的重要知识,并将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借以监控甚至预防传染病。除了全面认识病毒外,中心致力研发新型的呼吸道病毒疫苗,作为预防和治疗用途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以及用作快速检测的高度复合诊断测试。

了解更多
  • 病毒与疫苗研究中心 0
  • 0

眼视觉研究中心

眼视觉研究中心(Centre for Eye and Vision Research, 简称CEVR) 由香港理工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成立,坐落于香港科学园,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研发实验室之一。 CEVR的五个重点研究范畴分别为:近视及眼睛生长、眼科药物研发和传输、视力改进、泪液膜和眼表层,以及先进眼视光技术。 CEVR透过临床、基础及应用研究,为改善眼睛健康而努力,同时带着使命致力研发突破性的创新科技,旨在预防全球人口老化引致的视力受损问题、维护大众的视觉健康。

了解更多
  • 眼视觉研究中心 0
  • 眼视觉研究中心 1
  • 眼视觉研究中心 2
  • 眼视觉研究中心 3
  • 0
  • 1
  • 2
  • 3

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心脑血管疾病(CVD)是导致全球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医疗行业中治疗成本最高的疾病。尽管近年治疗方式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更有效和广泛应用于防治这类疾病的方法仍有待被进一步发现。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COCHE)面临重大挑战,利用创新技术研发早期检测、诊断、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新方法,在重大疾病面前早期防治,以降低成本及舒缓该疾病对医疗系统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于香港城市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共同合作成立于2020年12月。中心是香港特区政府重点科研项目,由创新科技署(ITC)提供资金支持,属于Health@InnoHK 创新平台之一。

了解更多
  • 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0
  • 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1
  • 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2
  • 0
  • 1
  • 2

中药创新研发中心

由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 (ITC) 资助,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中心”)于 2020 年 9 月成立,为加快研发以中药为本的药物,并作为推动本地及国际研究人员、学术机构及中医药业界合作的平台。中心将致力提升中医药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水平,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国际水平的医药产品。中心主要研发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便秘等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心同时支持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中药初创企业,并培育本地中医药研究人才。

了解更多
  • 中药创新研发中心 0
  • 中药创新研发中心 1
  • 中药创新研发中心 2
  • 0
  • 1
  • 2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再生医学与健康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首个院属机构,也是中央批准的内地在港设立的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其下设再生医学与健康创新中心以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为依托建设单位。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和香港特区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项目支持,聚焦再生医学领域,开展干细胞治疗及基因编辑技术、发育生物学以及药物研发三个方向的研究。

了解更多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再生医学与健康创新中心 0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再生医学与健康创新中心 1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再生医学与健康创新中心 2
  • 0
  • 1
  • 2

肿瘤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肿瘤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https://www.coinno.hk/) 由麦德华教授及梁雪儿教授共同带领,期望利用生物科技的力量,透过研发创新疗法以对抗难以应付的恶性肿瘤,为全球数以千百万计的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由国际知名的研究人员组成,在肿瘤研究、科技应用和商品化等方面,均具备丰富而广泛的经验。研究中心期望利用崭新的功能筛选平台、基因组学和多组学等技术,识别新的「可药化」癌症标靶。透过团队内的杰出科学家在转化及临床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中心将建立多个先进技术平台,以促进其将候选药物及新型的免疫疗法引入临床应用的总体目标。

了解更多
  • 肿瘤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0
  • 肿瘤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1
  • 肿瘤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2
  • 肿瘤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3
  • 0
  • 1
  • 2
  • 3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令香港得以涉足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领域之一。中心的研究团队由顶尖科学家及临床医生组成,当中不少更是所属范畴的权威。他们将携手合作,提升干细胞技术至另一高峰。中心采用领先世界的专利技术,从老鼠、猪及人类等哺乳类物种建立扩展潜能干细胞,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再生医学、器官移植及基因药物等范畴, 为医学科技揭开新一章, 惠及全人类,。中心将致力研发新一代干细胞技术,以制造出可用于再生医学的成熟功能细胞。透过使用专利技术,深入研究人类的各种疾病,如自体免疫性疾病、肝脏和心血管疾病等,加速发展相关的细胞疗法、器官移植及药物治疗。

了解更多
  •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 0
  •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 1
  •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 2
  • 0
  • 1
  • 2

神经肌肉骨骼再生医学中心

神经肌肉骨骼再生医学中心(Center for Neuromusculoskeletal Restorative Medicine,简称CNRM)积极推动生物医学科研发展,研发神经肌肉骨骼再生医学的相关技术。中心结合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卡罗琳医学院)在干细胞、生物材料、3D生物列印、组织工程,以及个人化和转化医学研究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致力恢复有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借此复修因创伤、病变或衰老退化而受损的神经肌肉骨骼组织。中心汇聚涵盖多学科的国际团队,旨在应用收敛原则,集合生物医学与工程学的各种技术, 协助行动不便的伤患者改善生活品质。

CNRM结合中大科研基础及人才的优势和位于香港科技园的卡罗琳医学院刘鸣炜复修医学中心的研究设施,并云集多学科研究人员领导研究计划,开展五个研究项目包括干细胞及细胞疗法,组织工程与3D微组织模型,细胞和分子机制,临床前评估和临床转化和促成技术。

了解更多
  • 神经肌肉骨骼再生医学中心 0
  • 神经肌肉骨骼再生医学中心 1
  • 0
  • 1

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多间物流业机构合作,携手成立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旨在研发专为物流业者重塑「未来工作空间」的先进科技。中心将进行四项与物流业相关的机械人技术研究计划,分别为:

• 鲁棒传感与感知

• 人机协作

• 智能操作机器人

• 无人机驾驶系统

研究成果以应用于多个物流业领域为目标,当中包括机场自动化、仓库自动化、货柜码头自动化、自动运送及自驾物流货车。中心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及机械人技术之转化研究,有助打造香港在物流用机械人技术领域上成为领先者 ,并鼓励科技初创企业开发机械人知识产权及切实可行的商用方案。此外,中心亦会积极为大学毕业生、博士后研究员及工程师提供训练,培育人才。

了解更多
  • 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 0
  • 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 1
  • 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 2
  • 0
  • 1
  • 2

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

在香港特区政府InnoHK的资助下,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于2020年4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工程学院成立,合作机构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伦敦帝国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香港大学。中心结合医疗及机械人两个科技领域,积极将创新技术转化作临床应用,让病人直接受惠。同时,中心作为协作平台,将促成本港及海外大学的医生、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合作,将创新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转化为实质的医疗应用。

中心将支持研究项目: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腔内多尺度机械人平台、磁引导腔内机械人平台、影像引导式机械人介入治疗。

了解更多
  • 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 0
  • 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 1
  • 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 2
  • 0
  • 1
  • 2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于202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中心主任蒙美玲教授及各团队教授,皆于计算器视觉、多语言的语音语言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及自动化生产等多个范畴累积丰富研究经验和成就。

了解更多
  •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 0
  •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 1
  •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 2
  • 0
  • 1
  • 2

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

AiDLab是首个结合人工智能(AI)及设计的研究所。研究所由香港理工大学(PolyU)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共同建立,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坐落于香港科学园,AiDLab在设计领域创建一个崭新的人工智能平台,并以其领导国际的地位带领跨学科研究,促进为行业和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创新研发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云集两所院校多个领域的顶尖科研人员,进行三大范畴相关的科研项目:人体工学与包容性设计、创新产品与服务设计,及智能时装设计与品质控制。

了解更多
  • 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 0
  • 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 1
  • 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 2
  • 0
  • 1
  • 2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HKCRC) 成立于2020年,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共同参与建立的科研孵化中心,隶属于香港政府InnoHK项目。

中心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领衔,集结了世界顶尖的教授、学者及行业资源,打造建筑产业智能化创新孵化平台,致力于将机器人、自动化、AI等先进技术带入建筑行业,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了解更多
  •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0
  •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1
  •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2
  • 0
  • 1
  • 2

智能多维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以创科推动世界未来发展」是我们一直的信念!

CIMDA设于香港科学园,致力研发高新技术及拓展其应用。本中心作为AIR@InnoHK 创新平台的成员,是香港城市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紧密合作机构,我们也与许多国内外知名大学、院校和业界联手并肩,联合来自全球各地的科研專才,进行一系列高科技研究项目,范围相当广泛:张量和超图理论,机器学习,并行计算,软件和硬件开发,信号,图像和视频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和动画设计,以及生物医学数据分析。

网站: www.innocimda.com

了解更多
  • 智能多维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0
  • 智能多维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1
  • 智能多维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2
  • 0
  • 1
  • 2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实验室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实验室(AIFT)是一间集科研、培养人才和商业转化三大任务为一身的创新科技中心。 AIFT由香港城市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创办,亦是香港政府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唯一的金融科技公司。

• 获得香港政府支持,拥有极强的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业内资深团队,成员配置全面,行业资源丰富。

• AIFT融合了现代金融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及传统风控手段,完整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三个关键问题: 数据与价格发掘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交收保证机制。

了解更多
  •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实验室 0
  •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实验室 1
  •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实验室 2
  • 0
  • 1
  • 2

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

香港近年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透过应用创新科技,简化流程,在本地发展高增值产业及产业链,为曾经是本地经济支柱的制造业注入新动力,成为本港经济的新增长点。一直以来,香港的品牌享誉盛名,亦是安全可靠的象征。

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 (CAiRS) 的成立目的,就是要採用从上而下、以解决问题为本的合作模式,确保香港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让业界在产品製造及系统调试过程中,得到适切技术支援。更加重要是透过我们与业界合作研究项目,不但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更加快「从一到N」成果转化,CAiRS凝聚海内外相关专才,进一步完善创科生态系统。提升消费者及市民对香港品牌的信心。

了解更多
  • 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 0
  • 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 1
  • 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 2
  • 0
  • 1
  • 2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是香港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创立的新能源材料和器件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为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发展的世界级百亿创科平台「InnoHK」项目成员。中心力求在AI+量子化学基础科研领域实现突破,并将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及科技成果应用落地,以数字科技推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材料等行业的变革及发展。

我们的技术研发领域包括:AI+量子化学计算的新材料发现平台,锂离子电池设计和模拟工具,电池健康和寿命诊断工具,固态电池,新型催化剂,OLED发光材料,机器人技术等。

如欲查阅更多信息,请浏览https://hkqai.com

了解更多
  •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0
  •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1
  •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2
  • 0
  • 1
  • 2

创新制衣技术研发中心

创新制衣技术研发中心(TransGP)由香港大学及日本东北大学合作成立。中心旨在为未来社会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随着传统工业逐步迁出主要城市、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将导致劳动力短缺。中心致力推动再工业化,特别是制衣业的转型发展。虽然制衣业订立了明确的转型目标,但至今仍以高度劳动密集的生产模式为主。中心现正进行一系列研究项目,通过发展人工智能和机械人技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及减低出错机会,同时将高风险的工序自动化以提升安全水平。

了解更多
  • 创新制衣技术研发中心 0
  • 创新制衣技术研发中心 1
  • 创新制衣技术研发中心 2
  • 0
  • 1
  • 2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D²4H)旨在透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独一无二的数据资源,通过深度、领先的分析技术,从而保障全球公共卫生,并利用精准医疗改善个人健康。实验室汇聚由全球顶尖科学家组成的跨领域研究团队,透过运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革新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并开发创新的治疗方法。

实验室由香港大学牵头,除了与本地及世界各地著名学术机构协作外,亦积极与多个国际卫生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携手合作。实验室将善用跨学科、跨领域上的共同协作,提升香港、大湾区以至全球的医疗科技发展,创造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全球公共卫生和民众健康带来莫大裨益。

了解更多
  •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 0
  •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 1
  • 医卫大数据深析实验室 2
  • 0
  • 1
  • 2

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

智能晶片及系统研发中心(ACCESS)是一所紧密协调并集世界级专家团队的跨领域研究中心,专注于促进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发展,并推动以数据为本的崭新运算模式及设计高效能的人工智能硬件平台,支撑一系列的人工智能应用。专用的人工智能晶片将是推动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为了应付市场对硬件的新兴需求,ACCESS会致力推动香港成为世界舞台上人工智能晶片及硬件设计的重要基地。

ACCESS的研究工作主要由四项研究计划所组成,包括:

  • 突破硬件瓶颈的新兴技术
    通过将硅兼容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硅晶片技术相结合,解决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带宽不足的问题,突破人工智能硬件的发展瓶颈;
  • 架构与异构系统整合
    着重探讨不同的创新架构与系统整合方案,实现从云端到智能物联网( AIoT )多种平台上的高效神经形态计算( Neuromorphic Computing );
  • 人工智能辅助电子设计自动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为有效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同时利用这些高效的设计工具研发新的人工智能晶片;
  • 硬件加速的人工智能应用
    针对典型的硬件加速新兴应用,探索相应的系统架构和创新设计工具,提升硬件加速的整体效能,在人工智能硬件的性能和功耗效率两方面取得突破。

有关更多信息,请查看:https://inno-access.hk/

了解更多
  • 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 0
  • 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 1
  • 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 2
  • 0
  • 1
  • 2

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

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FLAIR)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生产力局) 于香港科学园建立、特区政府重点发展的世界级创新平台 AIR@InnoHK 所设立的研发机构之一, 集中发展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旨在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FLAIR将吸引顶尖的本地、内地及海外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研究合作,旨在产生协同效应及群聚效应。此外,FLAIR将主动咨询私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并邀请他们参与中心的工作,确保中心以业界需要为重,助业界解决采用人工智能时所面临的主要研发问题。

生产力局作为唯一创办机构,将与主要合作者RWTH Aachen Campus共同营运FLAIR,并结合双方的强项,包括技术专长、强大网络、创新研发及专利等方面的优势。

详情请浏览FLAIR网页:https://www.hkflair.org/?lang=zh-hans

了解更多
  • 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 0
  • 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 1
  • 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 2
  • 0
  • 1
  • 2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为落实中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科创中心的战略目标,受港府邀请,中国科学院于2019年在港设立首家国务院直属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其下设两大研发中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https://www.cair-cas.org.hk)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牵头建设,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健康的智能技术、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与设备、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技术开展国际前沿研究工作。其定位是成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机构。

了解更多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0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1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2
  • 0
  • 1
  • 2